青菜年糕汤

一箪一瓢,一期一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024年12月5日

2024年读书小结

作者:青菜年糕汤

先说文学吧。

今年看的虚构文学比较少。其中最大部头,也最想推荐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感觉故事中几乎每个角色都很“抓马”,他们有喷薄的热情,个性鲜明的言行,但同时又不是无理取闹,有充分的思辨和理性。这似乎是一种很理想主义的生活状态,时时刻刻热烈地用心地活着,而不是混混沌沌。

读陀氏的书,有的时候真的很惊叹前人的文明达到的程度,居然历经百年却毫不过时——面面俱到的细腻的思想,每一个小念头都能穿越时空传到我脑中。读起来太舒服了,像掏耳朵一样。

其中的一些片段,可以当作侦探小说读,以此作为参考系更能看出它对类型小说的降维打击。比如故事中法庭上关于信封撕开的细节的正反观点,我是没见过侦探小说写到这个程度。

继去年的《欢乐英雄》,我今年又看了古龙的小说——小李飞刀系列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读得挺畅快的,几乎就花了三天一口气读完这五十万字的小说。故事不是特别复杂离奇,但几个主角的形象入木三分,很有特色,很有风骨。吃惯细糠(比如陀氏的小说)后真的感受到古龙的粗糙,即使是这部质量已经算上乘的经典之作,桥段、配角也会程式化到同一部小说中都会自我复用。但鉴于读起来真的挺爽,我想继续看古龙的其他小说,欢迎推荐。

我还读了双雪涛的中短篇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

十篇小说基本都是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到这个世纪初的东北地区为背景的,立体地呈现了普通人在下岗潮等时代洪流下的挣扎与救赎。

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坚持地从自己成长的地区和时代汲取养分,几乎每篇小说都有相同的背景,甚至有重复利用的桥段。小说之间的相似,以及小说与现实的相似,以至于我读着最后的《跋》时,恍惚觉得是另一篇小说。

但这样的重复在我看来无可厚非,一个作者最后被记住的反正就几个作品,他只要把最能代表自己的写好就行。他做到了。让我更加具体地感受了“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的东北转型期的时代风貌(虽然跟刻板印象一样)。无常、迷茫、武德充沛,那可能不是我们愿意的生活状态,但确实适合发生故事。

至于非虚构文学,看的也不多。

我在看理想上听完了杨照的中国原典通读计划第七季《帝国的新气象:九部经典里的大唐》和第八季《辉煌的唐诗》

唐诗这一季其实不太适合音频节目,每次还没听清或者想清楚原诗说了什么,就听到解说,听完很快就不记得了。因此我尝试着精读一些片段。比如,我重新对着文本细细听了其中对《秋兴八首》的讲解,还把这组诗背了下来。这一遍才发现初听时错过了多少精彩的细节。

读了读客版《鲁迅全集》第一卷的《呐喊》《野草》,第二卷的《热风》。读鲁迅先生的文字,最大的感受跟读陀氏一样,也是永远不显得过时。

读了《显微镜下的大明》,它是马伯庸从明代民间档案(应该大多是徽州文书)中挖掘出了六个跌宕起伏的基层政治事件。我在2019年推荐的《读库1804》中的《嘉靖律政风云》便是其中的一个故事。去年有部同名的电视剧,也是改编自其中另一个故事,但我没看过这部剧。

有些故事可能最初是发在作者的微博上的,为了增加可读性,用了不少当时的流行语,用心良苦。但几年之后的今天,在标准出版物中读到,有一点老掉牙的尴尬感。

六个故事看似讲的是迥然不同的故事,但在读的过程中,有个印象反复在我脑中出现:原来早在大明,已经有了形式上很成熟的法治,尤其是已经形成了现代西方政治中那套通过运作财富、权势、情理来“参与法治”的打法。我们真是一个早熟的文明。


说完文学,下面是社会。

这类书涉及的领域大概是历史、哲学、政治、经济,但因为有所交叉,我也很难归类,暂且都放在“社会”这样一个大帽子下吧。

今年这一块的好像比较多。最推荐的是两本。

一本是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要讨论中国当代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哈耶克似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虽然很是熟悉他和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但这还是我初读原著。

我觉得即使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这本书也很值得一读。虽然作者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价值判断(他假设所有人都和他有相同的价值观),但至少在事实判断上,他做到了深入剖析,尽力分析透彻。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你的价值观如何,他的事实分析都有助于你最终得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想法。

更多的可见我前阵子发的札记

另一本是《存在主义咖啡馆 : 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乍看它似乎不是一本哲学书,而只是记录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生平故事乃至八卦,甚至读完了我都不敢说了解了存在主义是什么。(当我今夏去巴黎玩,站在花神咖啡馆外时,我发现我甚至连八卦都不记得了。)

但结合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对于写自传、传记的热衷,加上作者最后一章的自白,我能认同这种“述而不作”可能是入门存在主义的最好方式。存在主义者或投身社会现实,或专注个人现实,因而书中呈现了大量的细节的思辨和掌故,丰富的研究角度、研究方式,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读者。

在读的过程中我不断感觉到那个时代氛围与现在的不同,现在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再作为学术明星、意见领袖而被崇拜,感觉不那么酷了。但我需要为之遗憾吗?也许动荡年代的百家争鸣,并不是普通人的黄金年代,而现在承平日久的无聊,才是人类之福?

读了这本书,我有点想看波伏娃的《第二性》,因为相对于其它存在主义著作,它在研究一个更具体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今天被反复讨论、我们有更充足知识储备的问题,可能更好上手。

我今年继续读中央文献出版社的六卷本《毛泽东传》,读完了第三卷第四卷。依旧是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即使抛开波澜壮阔的近代史的背景,仅把此书视作一个人的一生的记录,也会感慨这是多么充实的一生啊。

可能是因为建国后保存下来的文档变得更丰富,这两卷相比于前面稍显拖沓琐碎,但只要稍有耐心,后面又是惊心动魄。

断断续续读了两年终于读完一本厚书《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Crashed: 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ld)。这本书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十年后,从全局视角回看那次危机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对后来的影响。

这本书旁征博引了很多,又涉及全球各地区的政治经济,还有很多技术性的细节,看得挺吃力的。但看到最后,发现作者毫不掩饰的反脱欧、反川普立场,即使读者未必不认同作者的立场,也跟前面看上去认真、客观、详实的风格很不搭,我会期望它的行文更中立一点。

读了《中国经济史》,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学生叶龙对钱穆先生的一门课的笔录。

读这本书,能对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发展有一个提纲挈领的认识。即使一些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今天可能落伍了,即使他的研究方法在当时可能就已经落伍了,它也是值得在今天读的。

因为是课堂笔记而不是著述,不可避免地论述不够严谨,以及偶有离题,比如一些带有较浓个人观点的推而广之的政论,倒也能借此目睹钱宾四先生学贯四部的风采。同样有课堂笔记的局限,此书读起来比《文学回忆录》自然,不知是因为当先生的钱穆强于木心,还是因为当学生的叶龙强于丹青呢?

还有本书《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我不知道要怎么归类,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比较普通的人的传记,也可以把它当作新闻学的教材。

起因是最近看了食贫道的几部片,对国内制作的纪实类纪录片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然后就想到了之前在柴静的《看见》里听说过的“中国纪录片教父”陈虻,便查到了有这本书。

看了书,知道了一个好的纪实类作品(不管是新闻还是纪录片)背后的考量和工作,敬佩于陈虻不断推陈出新为每一个电视栏目找到独特的定位。他对工作的热情,他对那一代电视人的影响,无愧于教父的称号。

白岩松在追忆陈虻时说:“还有一点我们所有人非常羡慕他的,他再也不可能堕落了。而我们非常有可能每年都在堕落”。想到今天,当年的“学生”里,有的人(如崔、柴、王)转战外网泥潭,不管立场如何,至少也还是在做纪实,有的人(如陈晓卿、白岩松)仍在这个阵地上求索,不禁感慨时过境迁。但我还是充满乐观,就像陈虻说的,禁区不会主动打开,新闻人就是要自己通过做出对的好的作品,让人认可。还在场上很重要。

最近偶然看了一期央视的《新闻纪实》(哀牢山迷雾),跟禁区无关,但它的质量和关怀,我觉得还是有陈虻那个年代的风采。


说完社会类的书,下面是一些新的兴趣。

可能是因为这两年艺术博物馆逛得比较多吧,今年我对艺术和艺术史的兴趣陡增。这成了我最新的爱好,甚至从年初开始重新学起了书法。

这里提到的“艺术”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主要指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也可称为美术。

读了两本是关于艺术本身的。

《局部:我的大学》是陈丹青同名节目的文本版。当年《局部》在优酷上线时我就追过,是我对美术真正的启蒙之一。而《我的大学》这一季,陈丹青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背景,每期从不同角度介绍其中的艺术品。由于我能相对方便地去大都会博物馆,这一季对我尤为特别,两年前我还重温了节目。今年偶然在微信读书上发现这本书,便再看了一遍。虽然没有视频中的大量艺术品特写,感染力稍逊,但读起来更高效,迅速通读后收获颇丰。

陈丹青提供了很多欣赏的角度,让我有了欣赏的意识。他说不需要知识,只要站在画前看,自己感受就行,说得轻巧。实际上我发现,要真的有自己的想法,要么得有美术史的知识,要么得有自己艺术实践的经验,也没那么容易,他的说法不过是矫枉过正,外加艺术家的“装逼”。但我也能理解他的用意,兴趣最重要,别的慢慢来。

《启功给你讲书法》是书法家启功写的一本小书,主要作用是破除迷信,主要观点是怎么喜欢怎么来。可以看到他的诚恳实在,虽然也许同样带着点成功者的“装逼”。

读的另两本是艺术史。

《中国绘画 : 五代至南宋》是艺术史学者巫鸿的一部新作。正如题目所示,讲的是五代至南宋的中国画。这本书有学术性,有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科普文章、花边新闻。但它同时也不枯燥,因为充分地用作品说话,并选取的都是精华。它完美切中我的需求,帮助我入门中国美术史。

但有个问题是,微信读书上的图像质量粗劣到不能看,且因为介质原因,文字不能完全和插图排版到一起。作为一本研究艺术史的书,要是不能呈现艺术品,就变得隔靴搔痒。虽然可以上网一张张查,但我懒了并没有这么做,所以很多时候只是看看文字和粗糙的图,期望尽量记住,等以后看到细致的图或原件了可以想起来。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 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是艺术史学者白谦慎的一本经典著作。非常轻松的小书,中心思想很简单,就是在探讨为什么有的民间书迹成为经典而有的没有。

但是正是通过前面的煞有介事、叠床架屋地分析当代民间书迹,到后面甚至不惜写一个争鸣小说,以及辩证地、洞幽察微地分析,才成就经典。这本书与现实生活结合、甚至产生实际影响,让我意识到艺术史的研究也是历史研究,也要跟“好的”(至少以中国的史学传统的定义)历史研究一样追求现世影响。

这本书成书于二十多年前,早已成为经典,以至于其思想已经融入了我们对书法的审美和实践之中。比如,B站上就有一位UP主制作了一个欣赏生活中书迹的系列视频。因此,即使是初次读到,也不会感到惊世骇俗。然而,这本书依然让我收获颇丰,并带来了一次愉悦的史学研究体验。

去年的新兴趣——围棋,一直持续到了今年年初。

我读完了《围棋入门一学就会》。与《聂卫平围棋教程》系列相比,这本书对每道习题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学习起来更高效,同时也让我增添了不少信心。

我也完成了《聂卫平围棋教程(从10级到5级)》。这本书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读完,比系列的前几册要慢得多。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有一段时间没碰围棋;二是找到了其他学习方法,比如在星阵与AI对战并进行复盘;三是内容确实越来越难。不过最终能够坚持读完,也算是一种胜利!这个系列总体来说内容更加丰富,体系也更完整,非常适合作为入门教材。在解题遇到疑惑时,用星阵的死活题AI功能辅助解决问题,自学的体验因此变得非常棒。

我最后一次下网棋是在一月,而看完这本书则是五月,但之后就再没接触围棋了。兴趣总是来来去去,尤其是这种本来还未真正入门的爱好,停下后再重新开始会显得麻烦许多。不过我并不介意,毕竟未知是无穷的,探索未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