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投资的对象比用哪个账户投资更重要,我应该花很多篇幅来讲清楚这个问题。
但我没有,我一开始甚至都没准备讲。因为我默认讨论的是长期、被动投资者。
近年来被动投资运动风起云涌,有大量的文章和营销材料。认同了这一观念的早就接受了,不认同的也不太会转变观念,根本不需要再多我一篇。
但后来想想,对此并没有了解的可能也不在少数,所以在这里推荐我一个朋友的公众号“keyide”及其刚发的文章《湾区青年理财小指北 - 为什么我推荐买指数基金?》,讲得很清楚、很认真。
如果接受了长期、被动投资的观念,你会认识到:
我们的财务状况和性格决定了我们的风险容忍度,而期望收益率几乎只与风险容忍度呈正相关,因此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可以优化的只剩下两点:
一是减少管理费用。我在第二篇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既然这里提到被动投资,那就补充一点:如果交给专业的机构人工(如基金经理)进行主动投资,其费率往往比大规模自动化的被动投资高,高到抹平了主动投资可能在收益率上存在的微小优势。
二是减少税负。长期投资本身已经降低了税负,再辅以税收损失收割(tax loss harvesting),普通投资账户就只有这两点。此外减少税负的方式主要就是退休账户和健康账户等免税账户,这也就是我写这个系列的思想根源。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整个系列中一直对费用和税斤斤计较,却从不怎么讲提高收益率。
所以退休账户到底该投资什么呢?
具体如何从配比,让我们的期望收益率是所接受的风险程度下的最优解?我以后想灌一篇水的时候,可能会写一写古老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和它的继承者“风险平价”(Risk Parity)。
但今天我们不用知道这些细节。
假设就只考虑两类:一类是股票,风险高,收益也高;另一类是债券,风险低,收益也低。如果你的风险容忍度高,就让股票的比例高些,反之亦然。
我们甚至连这都不用知道,因为有很多优秀的傻瓜式方案,下面介绍三种:
一,你能找到一类叫做目标日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s,TDF)的理财产品,如贝莱德(BlackRock)的LifePath系列。它的设计很简单,随着离目标日期(如退休日期)越来越近,它会渐渐调低股票的比率,调高债券的比例。对于退休账户,这基本上就够了。
二,还有一类就只要指定风险程度的基金,如领航(Vanguard)的LifeStrategy系列,就提供了股票比例分别为20%,40%,60%,80%的四个基金。
三,还可以选用自动化的管理服务,比如Wealthfront和Betterment。它们会通过一系列问题得到你的风险容忍度,帮你决定并维持相应的投资组合。这类服务虽有额外每年约0.25%的管理费,但会自动进行税收损失收割,对于普通投资账户挺好(用我的链接还能免一些管理费),对于退休账户就不太必要。
如果你实在想自己操作,可以购买对应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ETF)或共同基金(mutual funds)。比如VTI就是领航提供的追踪全美股市的指数ETF,VTSAX是它的共同基金版本。
其实上述的三种傻瓜式方案就是相当于自动帮你买了这些对应的基金,并且始终维持预设比例。
而自己操作,就得记得维持比例平衡。假设你的投资组合是80%股票,20%债券。突然股票大涨,以至于在股市中的钱占了90%,这样你承担的风险就比原先所希望的更高。这时候就应该卖出部分股票,转换成债券,以维持合适的波动率,反之亦然。
(对于要交税的普通投资账户,自己操作很难做到有效收割税收损失,而基金又不被允许分发损失,可能还是花0.25%的管理费,选用如Wealthfront的自动化服务比较方便且划算。)
我自己怎么选的?退休账户用(极低费率的)目标日期基金,普通账户用Wealthfront。
我不排斥自己操作,甚至几次尝试自制自动化的方案,但就目前来看,它的潜在的好处(如节省管理费)抵不过所花精力。我感觉这更适合那些对此很有兴趣的人作为娱乐,就像把少部分钱用于购买个股、期货作为娱乐一样。
这也引出了我这篇文章最想传达的观念:
所有投资都不应该影响我们生活和赚钱。
这一切的选择,都只是让资本呆在该呆的地方,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不随着通胀慢慢消失。它不是投机(对于某些人,投机未必就不是个选择),没法让我们一夜暴富。
无论是情绪上,还是时间、精力上,它都不应该影响我们做更应该做的事。
比如学生和职场新人,何不把注意力放到提高自己,努力学习工作,以便挣到更多钱?再比如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热爱身边的人、事、物,享受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所以,等看完这个系列(还没完呢),规划好自己的财务,让所有投资都自动化起来,就把这一切忘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税务或财务等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