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整个圣诞新年假期,我几乎都用来窝在家里重刷《凤凰社》了。
这是《哈利·波特》系列里最长的一部,也是我最不愿意反复看的一部。
不愿多看的理由之一,是这部没什么新鲜的设定,也没什么有趣的人物(卢娜除外!)。尤其是前一部《火焰杯》刚随着魁地奇世界杯和三强争霸赛带来各种有趣的人和事,《凤凰社》只能相形见绌。
但更重要的理由,是它一以贯之的压抑气氛和消极情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自始至终都在因各种原因向各种人(包括自己)赌气、生气、发脾气的哈利同学了。
我忘了小时候看时的具体感受,所以当现在回过头来想,不禁好奇:作为“儿童文学”,这样满满的负能量,真的好吗?
在儿童文学中出现像伏地魔这样的反派的传统由来已久,没有人会因为大灰狼的存在而质疑《小红帽》不适合儿童。但负能量,是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可能碰到的,它们的存在比伏地魔更真实,也更危险。
有人会因为“教育意义”而支持在儿童文学中的负能量,因为故事中主人公往往会给出合适的应对之策。
比如在《凤凰社》中:赫敏和罗恩当上了级长,而哈利没有,他就因此闷闷不乐。
之后很快就有一段哈利的反思: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让自己跟马尔福一样傲慢?他是不是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他是不是真相信自己比罗恩强?
哈利会这么反思,这就是马尔福所做不到的,说明他还是比马尔福好一点。而作者描述哈利的这段心理活动,潜在的教育意义和榜样作用不言而喻。
但问题是,哈利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甚至也不是一个反面教材。
比如,这样的现象在整个系列中出现过好多次:哈利在霍格沃兹时,一会儿是被人人嘲笑、蔑视、憎恨的小丑,一会儿又成为万众敬仰的救世主(蛇院除外)。
如果要说有“教育意义”,它也许能像勒庞那样唤醒读者对庸众的警惕(见《法国大革命困惑时刻(二):自相残杀的革命者,沉默的大多数》)。但我想作者的用意并不在此。
我觉得,这样一些阴沉绝望的故事情节,不能教会读者如何解决,但能给读者直面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当小读者遇到了同样的困难,想到哈利也被逼得很狼狈,就更能接受这个问题的客观存在,而不会因为遇到这个问题而对自己产生怀疑。
与其居高临下地传授未必适用的解决办法,不如让孩子对这个困难感到亲切,从而有足够的自信直面问题,发挥自己的才智去解决。
别说孩子,就是对成年人也管用。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并不流行的儿童游乐场设计的流派——冒险游乐场(adventure playground)。
这里说的游乐场不是游乐园,而是常能在小区和公园里见到的那种多功能滑滑梯。
设计游乐场时,往往会严格安全问题。装置上没有棱角,地上有海绵垫,整体也不会很高——保证孩子怎么玩都不会受伤。
而冒险游乐场,却反其道而行之。
它最初起源于二战时的欧洲,当时一片萧条,政府没有闲暇造游乐场。但战火烧得一片狼藉,完全不缺废弃的空地和残砖烂瓦。附近的孩子往往就会自发地用现成的材料建设自己的游乐园,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建筑师和儿童学家就照着这个想法,在空地上提供砂石、木板、砖块、锤子、钉子等材料工具,任由孩子们玩耍,称之为冒险游乐场。
这样搭建出来的游乐场完全没有安全认证,孩子建造游乐场的过程更满是风险,一定会吓坏很多家长。
但据说,这样的游乐场实际上比普通的游乐场更加安全。因为孩子知道没有保护,会更加谨慎地对待潜在的危险,而不是像在普通游乐场里那样,想方设法突破保护措施。
无论是直接渲染消极情绪的《哈利·波特》,还是直接将孩子置于建筑器材的冒险游乐场,都是把复杂的成人世界提前暴露给孩子。
这样的设计是智慧的。你并不知道孩子哪天会在现实中碰到同样的问题,也许是在她们心智更成熟的很多年后,但也许就是明天。就像打疫苗一样,与其在真正的问题到来时头破血流,不如在可控的环境里冒一些小险,演练一下。
这样的设计是可贵的。它是成人对儿童世界表达的一种平等的姿态。在合理的范围内,相信儿童拥有直面现实世界的能力,是对她们的尊重。当她们被人信任和尊重后,会有更强的责任感保护好自己,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