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年糕汤

一箪一瓢,一期一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019年11月14日

2019年读书小结(虚构类)

作者:青菜年糕汤

相比于非虚构类,今年看过的虚构类的书不多。

有一部分是因为读好的故事对情绪的消耗太大,有时候要读完好一阵子才能从中走出来,会比较累。

《百年孤独》是一个能让人读得很爽的小说。要细细讨论,能聊到魔幻现实主义、南美政治、各种隐喻等等。但我最想说的却是,作者一本正经地讲了一个荒唐的故事,明明很陌生的世界却能让人有强烈的代入感。

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因为后来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归来》而出圈,但其实大相径庭。原著用大量篇幅讲曾经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大户公子陆焉识,在西北的二十年劳改的九死一生。这部分作者一定做了很多功课,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野性还是挺让人惊悚和震撼的。另一条线是陆焉识在一生中对妻子婉喻的情感变化,婉喻的形象十分动人,限于篇幅只能希望以后另文介绍。

黑塞在《悉达多》中借佛陀的名字,讲了一个人一生的追寻。从开始觉得老生常谈,到突然眼前一亮,之后一次次反转,一层层揭开想法,直到最后水乳交融。故事很短、很简单,让人觉得不像是小说,而是寓言、史诗、经书。

《边城》虽是个悲剧,但不知为什么我读起来挺治愈的。我当时是这么写的评论:即使我们善良纯真地活着,生活也可能会悲剧狗血。即使生活悲剧狗血,也不妨碍我们善良纯真地活下去。

新入坑了推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它讲的是《清明上河图》画的那一刻前后几天的故事,还试图要把画上的近千人一一写进故事。整个系列共有六部,形式很巧妙:前五部故事线几乎同时并行,每部各有一个主角,破解了他身边几个大大小小的局,又各留下些未解的谜。第六部五人聚集,完成最主线的谜团。前五部分别涉及士、农、工、商、兵五个群体,展现了北宋社会各方面的风貌,饶有趣味。虽然人物有时脸谱化,手法和动机有时也不新鲜,但整体还是很吸引人的。我看了前三部,希望明年有时间能看完剩下的,尤其期待最近刚发布的大结局。

我没看过多少科幻。喜欢上电影《流浪地球》后,就乘兴读了《三体》前两部。大刘的作品真的好干。一方面是干货十足。各种设定层出不穷,每个想法都够延伸成一整个作品,堆在一起就很过瘾。另一方面是有些干枯。如果说顶级的作品是展现冰山一角让读者想象到整座冰山,他像是把整个冰山草草描下来。如果砍掉一些设定和情节,用更多的篇幅去完善人物,可能会更加出彩。但也许这只是审美习惯的差别。

还读了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你一生的故事》,郁达夫的短篇《春风沉醉的晚上》

跟看剧一样,我看小说有个特点:虽然看新的不多,但会反复看一些喜欢的作品。最后就小结一下今年重读的小说。

时隔六年重读了《倚天屠龙记》。前半部分略显沉闷,从光明顶开始高潮迭起着实好看。主要的遗憾是觉得对芷若“黑化”的心路历程着墨太少——临危受命而从柔弱变得决绝,多好的戏剧冲突啊!

重读《红楼梦》最奇妙的是,每次读都会因为心境和阅历的变化而不一样。小时候喜欢随便翻到一页往下读下去,从而喜欢的部分读了千遍万遍,有的却只有个大概印象。这次从头到尾,断断续续用了近两年。

今年买的新Kindle附送了美区六个月的Kindle Unlimited,没什么有意思的书(比国区差多了),最后只能看《哈利·波特》。整个系列,尤其是前四部,在小时候看了无数遍,几乎“熟读成诵”。重刷了前两部,感觉可能跟儿时完全不同了,读到偏激、粗糙、扁平之处,会在心里啧啧道:“哼,儿童读物”。而最大的惊喜来自于带着新视角重读《密室》——汤姆·里德尔把某个时刻的意志拷贝、封存起来,五十年后还能在物理世界兴风作浪,这可是一个很惊艳的“人工智能”的设定啊。

这就是我2019年的读书小结。一股脑把这么多信息堆在两篇文章里,即使舍弃了很多内容,还是难免凌乱。应该以后还有机会细细讲一些,如果你关注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