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篇讲的是关系模型今天的样子的话,这篇关注的就是它被科德提出时本来的样子。
不管什么时候,关系模型本质上的优点都是成立的,一是更独立更强大的表达能力,二是只管表达结果不管实现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既然说表达与实现相分离,那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分别来说一说。
先说表达。
关系模型简洁、强大,几乎无懈可击。但它在刚提出的时候,因为用的是集合论的语言,被批评为“太数学”,不易于程序员理解。
在今天,很多人最初接触关系模型并不是通过集合论,而是通过SQL,好像并没有太大理解上的问题。
是因为SQL的表达更简单吗?
以前我以为,SQL在保证语言完备的情况下,简化了科德最初的模型,妥协了表达的效率。这次读了原文,发现它其实和SQL一样简单,几乎一一对应。
所以与其说关系模型难以理解,不如说它一时间不被接受。就好比在广义相对论提出时,物理学者可能会觉得非欧几何“太数学”,而现在却成为他们的基础知识。
再说实现。
我们今天可能会觉得关系模型简直是数据一致性(consistency)的福音。
因为关系本身没有重复的信息,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只可能出现在由其衍生出的数据上,如索引(index)和物化视图(materialized view)。这些衍生数据并没有新的信息,只是用来提高计算效率。
在现代的数据库中,它们的一致性是由数据库系统来维护的。数据库会在用户增删改原始数据的同时,相应修改衍生数据。因而数据库的应用者根本不用担心。
但科德最初并不是这么想的。在他的意识中,输入这些衍生数据、并确保它们一致,还属于用户自己的责任。
他对此感到忧虑,并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用户增删改数据后,系统在后台检查一致性,当发现问题时拉响警报。另一种是每过几天,系统全盘检查一遍,看看是不是有一致性的问题。
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不亚于那个苏联冷笑话:
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修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
现在,我们可以讲五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了。
与科德同时,还有一伙人也看到了层次模型的弱点,提出了网状模型。
层次模型本质上是一棵树,所以难以解决数据间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既然树的表达能力不行,改用网络表达水到渠成。
具体网状模型的思想限于篇幅不介绍了,读者可以根据层次模型来想象猜测一下。如果用一句话就是,它跟关系模型挺像的。
但就跟任何其它宗教一样,越接近,越有斗争。
以科德为代表的“关系派”与以巴赫曼(Charles Bachman)为代表的“网状派”针锋相对,在七十年代引发数次大讨论。
“关系派”的一大罪状,如前面所说,是科德提出的关系模型“晦涩难懂”。但他们很快就设计了SQL等专用于数据库操作的语言,老幼皆宜。
“关系派”还被怀疑难以得到高性能的实现,因为这个模型太理想化了。按照我们前面的观察,它起初确实是这样。但短短几年里一系列理论和算法的提出让它迅速充实起来,之后关系型数据库System R的问世更是打消了人们的这一顾虑。
“网状派”也有槽点。他们使用的语言是需要描述过程的,对提高生产力很不友好。但后来他们也提出了一种像SQL一样描述结果的语言。
在相互借鉴和发展中,其实两个模型都实现了各自的设计目标,也都渐渐弥补了各自的不足,甚至变得越来越接近。(老对头科德和巴赫曼后来都拿到了图灵奖。)
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谁会是最终的赢家。提出关系模型的IBM,甚至还在把层次数据库IMS作为主力。
一直到IBM在1983年对外公开关系型数据库DB/2,才算是最终宣告了“关系派”的胜利。
要说“关系派”最终到底是凭什么战胜了“网状派”,可能只是因为占最大市场份额的数据库是“关系派”的吧。
写时发现有点束手束脚,因为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科普文和技术讨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试图尝试在一篇文章中融合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受众,以至于两者都会觉得信噪比有点低。为了试图挽救,我在上篇相对照顾没有相关技术背景的读者,而下篇反之。
参考文献:
- 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 (E. F. Codd)
-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Michael Stonebraker, Joseph M. Heller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