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年糕汤

一箪一瓢,一期一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019年9月25日

青涩的高光时刻:国庆、颜真卿、iPhone

作者:青菜年糕汤

前几天看了中央档案馆新公布的开国大典原始影像。虽然这几个镜头或多或少看到过,但还是挺让人感慨的。

可以看到,开国大典时,军民气势昂扬,丝毫不输几十年后的国庆,整个活动准备得也很周密。但确确实实要比我们熟悉的阅兵更朴素、青涩许多。 ​ 据说当时参加阅兵的武器,不少是从战场上缴获的,式样五花八门。甚至因为飞机实在太少,只好让最前面受阅的飞机,绕一圈再来一次。真有点苦中作乐的意味。

但无论如何,那一刻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后我一想,其实有好多这样的高光时刻,都是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发生的。

比如天下三大行书作品中,有两件都是草稿。

王羲之在兰亭曲水流觞,醉而作《兰亭序》,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其实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诞生更传奇。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的堂兄和其子面对敌军劝降,誓死不从,壮烈殉国。一年后颜真卿带兵反攻,找到侄子的头颅,“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悲而作《祭侄文稿》。

作为一篇祭文的草稿,颜真卿下笔时自然没考虑书法,甚至可见文字的删改。体现在他笔下的,纯粹是真情的流露,更准确地说,是倾泻。

多年对书法的思考和钻研,已经完全存在了颜真卿的潜意识中,手下的功力在这感情中不自觉中发挥出来,倾泻出了这荡气回肠的神作。

纵看书法历史沿革,“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梁巘《评书帖》)。

作为唐人,颜真卿的颜体字固然对书法的规范化功不可没。但《祭侄文稿》却做到了把情绪表现在字里行间。这种直抒胸臆的率真,直接影响了后代宋元书法对表现力的追求,完全堪当一座里程碑。

但它最初都不是被作为书法作品写出来的。

再说个近一点的,那是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

虽然当年苹果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研发,但毕竟是个全新的项目,没有时间在发布会前做得尽善尽美,各种崩溃死机完全是家常便饭。

手机可能先打电话再刷网页没问题,次序反过来就崩了。为了能在现场演示不露怯,工程师们经过无数次试验,就为了找到一条在演示时不会出问题的操作步骤。

饶是这么操作,在排练过程中,也几乎没有一次没出过问题。最终的发布会上,居然一切顺利,也真是奇迹。

再比如当时无线网络信号很容易崩溃,他们就专门为演示秘密架设了一个不常用波段的信号,同时不管实际网络情况,强行在演示的手机上显示为满格。

这段“假装直到成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往事现在可能很少被谈起。即使被谈起,估计大家也不大会觉得不堪,担得起一句“理解万岁”。

因为大家都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所以说啊,很多划时代的剧变,是在尚未完全准备好还很青涩的时候发生的。

它可能是一段努力成功结束的标志,但我们多少年后依旧记得它,不是因为它是巅峰,而恰恰因为它是一个起点。

七十周年国庆之际,有句话经常被提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愿我们对得起这个起点,愿这个起点能因我们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