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年糕汤

一箪一瓢,一期一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019年7月29日

在电子书时代与纸质书的一件小事

作者:青菜年糕汤

最近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话题:“你为什么还在坚持看纸质书?”

我浏览了几条回复,摘取了些关键词:抚摸、油墨气息、笔记、工艺品、流动感、邂逅、交互、痕迹。

我想,对于从纸书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光看这些词,就够感同身受的了。即使很多人都像我一样,习惯甚至爱上了用电子书或有声书进行的阅读。

我以前曾半开玩笑地说,那些人喜欢纸质书的触感和气味是种怪癖,跟喜欢臭袜子的触感和气味的没什么两样。还会贱兮兮地加上一句,“不要嘲笑,不要歧视他们。”

确实,从实用意义上,电子书好太多了。它们能在下单后瞬间出现在你的手上,你能随时随地带着它们,不用费心储藏搬运,还不会在翻旧书时被灰尘惹得打喷嚏。

而对于客居大洋彼岸的我,电子书更是阅读中文书最为现实的选择。

但当我今年初放假回家后,做的头一件事居然是去图书馆报到,想借一整个书包的书。

理由依旧是实用意义上的。有些书在Kindle上看体验不好,比如画册。还有些书是想看但没出电子版的,比如老六的《读库》——一个以书代刊的非虚构文学读物,每两个月一期,有十多年了。

家乡的图书馆里有好几排《读库》,我年少时常看,甚至能轻车熟路找到它们在书架的位置。但近来落成了新馆,这次是我第一次去。

我第一个找的便是《读库》——查了索书号,再找到对应的书架,但细细扫了两遍,一本都没发现。甚至附近的几个书架上也被我找遍了。

也许是还没上架吧,我就跟一位正在上架新书的工作人员问了下。那位阿姨又帮我找了一遍。一样的步骤,自然也没能找到。

我心想估计还在哪个环节流通,便说找不着也就罢了。反正我既不是非看不可的铁粉,也不缺想读还没读的书。

但那位阿姨却仿佛见到了图书馆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似的。她详细地问了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书,什么时候出版的等等。而后打电话给了(技术部门的?)同事,但也没什么新发现。

我有点受宠若惊——为了我找本书,耽误了人家这么多时间。我忙再次强调说不要紧的,我也就随便看看。

但她就像是没有听到一样,还在喃喃,“这能去哪了呢?”

最后实在想不出来了,她居然摊出纸笔,让我留下书名和我的联系方式。她告诉我说,会再去找找,如果实在找不到,就会再订一批,一旦有了就帮我留在前台。

接着那位阿姨还骄傲地介绍道,图书馆推出了新的读者荐购方式,我如果想看什么书,可以自己先去新华书店买了,交给图书馆报销。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现在国内图书馆为了招徕读者,能设计、实行出这么硬核的方法。更忘不了的是,她说起来时一脸骄傲与开心的神情。“这位阿姨也是个爱书之人呐”,我暗叹。

其实我回国也就呆两个星期,等图书馆进了书,我未必还在。但我不忍拂人家的一番美意,还是留下了联系方式。

没想到,当天晚上回家,就接到了图书馆打来的电话。一个欢快的声音告诉我,找到了,给我放在前台。

几天后,我特意去了一趟图书馆取了来。那期的《读库》,好像比往期更沉甸甸一些。

最近我的Kindle要换成刚出的新款Oasis,想到了这段关于纸质书的小故事,便记了下来。

其实我们并无所谓读的电子书,还是纸质书,我们在乎的是书中的左右万里、上下千年。

就像我们并无所谓是漂泊羁旅,还是在桑梓故土,让我们动容的总是人之相与的真诚与热情。